新聞媒體
兩會健康策 | 多端發力健全中國兒童生長發育健康評價體系
- 發布時間:2021-05-28
- 訪問量:
【概要描述】
兩會健康策 | 多端發力健全中國兒童生長發育健康評價體系
【概要描述】
- 發布時間:2021-05-28
- 訪問量:
“近視、肥胖、生長發育障礙等問題在兒童疾病譜中日益凸顯。”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兒童醫院主任醫師王天有在“2021兩會健康策”·兒童健康專場表示,過去兒童非常常見的感染性疾病、突發疾病、營養不良性疾病相對來說越來越少,但是出生缺陷、遺傳性疾病、代謝性疾病等在疾病譜中占的比例越來越高。
3月15日,在由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健康時報聯合主辦的“2021兩會健康策·兒童健康專場:提升生長發育疾病防治科技水平”直播中,全國人大代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院長李秋,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原副院長丁潔,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兒童醫院主任醫師王天有,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兒科學系主任羅小平,針對我國兒童生長發育疾病防治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共同探討如何快速有效推動我國兒童健康基礎研究和臨床診治。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兒科學系主任羅小平:我國缺乏兒童生長發育健康評價標準
生長發育狀況是全身疾病的重要表現,生長發育遲緩會對患者的生理、心理以及患者成年后的工作、生活以及成年期的疾病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梢哉f,生長發育是全身重要慢性疾病的重要指標,需要對這個領域格外關注。
生長發育遲緩的指標,不僅在健康中國行動主要指標做出了明確要求,也是世界衛生組織以及聯合國兒童發展基金會設立的評價兒童生長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
目前,我國依然欠缺衡量兒童生長發育的關鍵指標和評估體系,急需補充;兒科用藥也存在超說明書用藥的情況。此外,很多基礎研究依然缺乏對兒科的支持等,都是我國兒童生長發育領域面臨的問題。
兒童生長發育需要全面的關注和投入,最重要的方向是政府層面能夠給予重視,特別是在加大投入方面,對一些科研項目、臨床項目等加大投入。另一個方面則是高等院校、醫院、研究機構、企業,特別是廣大兒科醫務人員能夠加強自主創新,對影響兒童生長發育的重大疾病或罕見病,能有一些創新性的研究成果。
此外,與兒科相關的學術團體之間要有更多的交流和學習,出臺與兒童生長發育疾病診療相關的指南和共識并進行推廣,確保疾病的診療措施能得到規范化的進行。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兒童醫院主任醫師王天有:慢性病兒童生長發育需要得到更多關注
目前,我國14歲以下人口已經達到2.48億,保障兒童健康成長,對國家的強大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建國初期,我們的疾病譜以感染性疾病為主,那時兒童生存率還是比較低的。而現在,疾病譜發生了根本的改變:過去以肝臟疾病和營養不良疾病為主,現在面臨代謝疾病的重大考驗,很多代謝性疾病在兒科發病,持續到成年,比如糖尿病、肥胖、高血壓、冠心病等,帶來更大的社會壓力和經濟壓力。
如何把兒科的代謝性疾病、生長發育性疾病解決好,關系到國家的未來。影響生長發育的因素很多,包括重大慢性疾病,包括肥胖、血液疾病、腎臟性疾病、風濕性免疫性疾病、消化疾病還有內分泌系統疾病等,這些慢性疾病如果不能很好防治,或者防治過程中不能很好地關注兒童的生長發育,也會對成年期產生非常大的影響。但是我們過去在這方面重視不夠,疾病治療了,但生長發育出了問題,對成年期的影響也很大了。所以我們更要關注慢性疾病患兒的生長發育。把慢性疾病患兒治療好,同時生長發育也能保障。
希望社會把兒科作為一個重點領域來重視,而不是把兒科“稀釋”到各個其他疾病科室下。
在我國,兒科東西部發展不平衡,特別是西部地區,兒科還處于缺醫少藥狀態,如何讓西部地區能夠接受同質化的醫學服務,因此相關人士一直呼吁盡快建立國家醫學中心,然后建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隨后醫托省級醫療機構、醫科大學、重點大學等建立各省的兒童醫學中心,讓兒科可及性更強。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原副院長丁潔:加強兒童生長發育期重要健康指標監測
但目前,由誰來發現兒童健康問題、什么時候發現、怎么發現,仍待解決。成年人的體檢相對比較成熟,去哪里、檢查什么項目,這些都是有共識的,但是兒童的體檢,并不是所有醫療機構都能做到,而且什么時候體檢、檢測哪些項目等,依然缺乏統一的規范。
我曾接診過的兒童患者,到我這里來時已經有非常嚴重的腎臟病,但是我詢問得知他此前從未做過尿液檢查,其實有些腎臟病的苗頭,在醫院做個尿液檢查就能早期發現,但正是因為缺乏體檢,有的患者總是等到有癥狀了才去醫院,但是有些疾病出現癥狀意味著已經到了晚期。兒童生長發育既是醫學問題,也是個社會問題,要怎么讓孩子在生長發育的不同階段都能夠規律地到專業機構去作相應的檢查,如何打好從體檢到發現癥狀的“提前量”,需要社會共同努力。
此外,如果能夠做到早期診斷罕見病,對一個家庭的優生優育、遺傳咨詢也是具有重大參考價值和意義的。
目前,我國《第一批罕見病目錄》收錄了121種疾病,實際上,罕見病的種類多達數千種。
在兒童的生長發育當中,罕見病所帶來的困擾相對成人更多見。罕見病中約80%都是遺傳性疾病,而且多是單基因疾病,因此很多疾病都是先天的、且在兒童期就發病,其次,罕見病中有50%左右的患者因為疾病緣故,很可能活不過5歲,這也是兒童生命健康面臨的重大問題。因此,這就要求兒科醫生足夠的意識和能力去盡早診斷罕見病。盡管絕大部分罕見病沒有特效藥治療,但是如果能夠盡早干預,也是能夠做到挽救生命或者改善預后,對患者以后的生長發育帶來一定的積極影響。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院長李秋:兒童生長發育監控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
在“十四五”規劃中,有一個關于國家醫學中心建設的問題,包含了很多重大疾病學科,但最初沒有兒科,所以我在大會上特別建議,在國家醫學中心的研究項目中,加入兒科,非常榮幸被發改委采納,納入到了“十四五”規劃中。“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生育健康及婦女兒童健康保障”重點專項2021年度項目中,出生缺陷干預、兒童健康促進與疾病是非常重要的兩個任務,十四五規劃中,有專門針對兒童特殊疾病的專項。把兒科納入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中,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這是我們為兒童健康發育發出的聲音。這里也要感謝王天有主委和羅小平主任做出的努力。
國家已經把兒童生長發育納入“十四五”規劃,我們的社會也要重視,要引導兒童正確的學習。
新冠疫情發生后,很多學生都在上網課,這對兒童的視力發育可能造成很大的影響,未來如何上網課、要采取什么預防措施預防近視,都是值得研究的,這既是社會問題,也是科學問題;第二,家長需要重視,如何評估學習成績和兒童身心發育健康,需要科學的平衡;第三,專業工作者需要重視,用科學的研究來預防近視;第四,希望企業也能重視,研發一些相關的治療和預防藥物,來推動減少近視的發生。
文章轉載自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長春金賽藥業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吉) ICP備14004136號-1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吉)-非經營性-2019-0082 醫藥代表
不良反應:adr@gensci-china.com
長春金賽藥業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吉)-非經營性-2019-0082